?鄭州二中違規辦“校中?!笔召M上千萬
從國家教育部到各省教育廳多年來對公辦學校違法辦“校中校”一直是明令禁止和嚴肅清理的。河南省教育廳自2008年至2016年以來多次下發文件明令禁止并嚴肅清理“校中校”,但鄭州一些學校的“校中校”仍然長期存在,鄭州市教育局對此也是睜一只眼閉只眼不加管理。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民辦公助學校必須落實“四獨立”,即獨立財務核算、獨立法人、獨立校園、獨立教師隊伍,不準搞“一校兩制”、“校中校”。
鄭州二中的“校中校”
鄭州二中的“老周班”是公辦還是私立很多已經在里邊上學的學生和家長恐怕也很難搞清楚,因為你說是私立的吧,可是他在公立的二中里上課,對外宣傳又說是二中的分校。說公立的吧他們宣傳單里又有鄭州二七愛華中學的內容,且每年又收7900的學費,讓人真假難辨。
近有學生家長反映自己孩子去鄭州二中老周班上學本以為是公辦學校,結果上過后才知道是在鄭州二中里辦的私立學校,鄭州二中與鄭州二七愛華中學公私不分,二七愛華中學老周班借二中名義做虛假宣傳對外提前考試招生,并違規跨區開辦分校等存在的諸多問題。
就他們反應的問題,媒體來到位于鄭州二七區桃源路的鄭州二中,在學校門口西墻的宣傳欄里,有鄭州第二中學老周班字樣的宣傳展板與二中其他的宣傳內容放在一起。在學校門口貼有老周班招生微信可供查詢,門口不斷有家長來詢問學生上老周班的事。門口有老師模樣的人講老周班是按考分的高低招生的,高的在二中本部上,低的在黃科大上,更低的在惠濟區天河路哪里上。二中本部四個班,黃科大里兩個班,惠濟區里兩個班,都可以住校。
在二中里老周班有7、8、9三個年級,每個年級四個班共占用12個教室,近500學生又占大量的寢室。在公辦教育資源嚴重緊張的情況下,一個私立學校卻用那么多教室,嚴重擠占了公有資源。自2013年5年來累計收費達千萬元。
在他們微信公眾號里說計劃招生4個班,不知道在黃科大和惠濟區的四個班是否附合招生計劃是否經過教育局批準。
在網絡里老周班的查詢信息多是鄭州二中老周班的宣傳。只有查詢鄭州二七愛華學校才知道他們有個老周品牌,是二中聯盟聯合辦學。微信公眾號里整個介紹的多是二中的內容,只有報名一欄里有民辦的介紹。宣傳中說學校占地40多畝,但不知道40多畝的校園在什么地方?
媒體以外地市學生家長的身份打他們招生電話問老周班是不是二中的,怎么報名。接電話的人說:我們是二中的分校,桃源校區和黃科大已經招滿了,現在只有惠濟校區有一個名額且正在面試,你考的再好也不行了。
媒體就家長們反映的問題:鄭州市二七區愛華中學是一個什么性質的學校,為什么在二中學校辦學?愛華中學的法人是誰?鄭州二中的校長是誰?教育局給他批的招生計劃是多少個班?多少學生?他們在黃河科技大學和惠濟區開分校是否經過批準?老周班到底是不是鄭州二中的分校等等幾個疑問。媒體來到鄭州市二七區教育局,區教育局的同志講中學都歸鄭州市教育局管理。媒體來到鄭州市教育局,鄭州市教育局外宣處同志后回電話說:領導讓媒體向上兩級宣傳部門備案后才能給與回答。鄭州二中負責宣傳的同志打電話說:如果新聞采訪請去鄭州市教育局了解。后媒體又來到鄭州市教育局,市教育局說民辦初中是區教育局批的,有他們批準和管理。媒體又把鄭州二七愛華中學的問題反映給了二七教育局,教育局讓等待調查結果。
其實鄭州二中辦“老周班”就是國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多次明令禁止和嚴肅清理的“校中校”。
有人分析認為如果老周班不打鄭州二中公立牌子的話誰會讓孩子去一個無名的私立中學上學。在二中里辦學占用的是國家的資源,省了自己投資建學校,賺錢了歸個人所有。學校某些領導可能是暗股東從中分紅賺錢。
幾次周折得不到官方的解釋,媒體不明白這么簡單的幾個問題兩級教育管理部門就這么難以回答?“校中校”的問題就那么難以管理?
國家教育部對“校中校”的規定
在去年河南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等四部門關于2016年規范教育收費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的第(四)條規定對規范民辦公助的學校提出了明確規定。規定如下:(四)規范民辦教育辦學和收費行為
切實規范民辦教育辦學行為,堅決糾正過度追求經濟利益等突出問題。民辦學校要按照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和管理,切實規范辦學和收費行為。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不得舉辦、參與或委托舉辦各種培訓班選拔生源,不得使用社會培訓機構的測試成績、排名作為入學、考核的依據,不能以入學為名違規收取任何費用。
全面規范公參民辦學校。公辦學校參與舉辦民辦學校,不得利用國家財政性經費,不得影響公辦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并應當經主管部門批準。公辦學校參與舉辦的民辦學校應當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具有與公辦學校相分離的校園和基本教育教學設施,實行獨立的財務會計制度,獨立招生,獨立頒發學業證書。各地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對公辦學校利用國家財政性經費、非閑置性國有資產舉辦民辦學校的行為進行清理規范。逐步規范公辦教師到民辦學校任教行為。嚴禁以改革為名亂收費,堅決糾正公辦學校變相以民辦學校名義收費、“校中校”等違規行為,防止公辦學校優質辦學資源異化和流失。
-
余佳文為空頭承諾道歉 90后網絡創業要防泡
在國家政策層面鼓勵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背景下,如今在中國創業的門檻已經非常低了。...
-
試點一年僅簽約12戶 以房養老“蛋糕”好看
徐 駿作(新華社發)2014年7月1日起,中國保監會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開展住房反向...
-
中國發力流通體制改革 疏通“大動脈” 給
流通業一頭連接生產,一頭連接消費。流通業的發展既是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又是大眾...
- 日新聞排行榜
- 周新聞排行榜
- 月新聞排行榜